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水滸傳》的動詞/動作?


中國四大名著中,最講求俠義,最推崇武藝的,使是《水滸傳》。這小說又名《忠義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是施耐庵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水滸傳》有很多打鬥場面,而這小說能流行數百年之久,並非只因內容吸引,當中所使用的描述手法更是令人刻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現在我以第二十三回橫海郡柴進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為例子,從詞語運用的角度來看《水滸傳》中的動詞使用,希望令各位能對這部古典名著有新的看法。

「武松打虎」《水滸傳》中著名的「武十回」內第一個故事,主要講述武松的事跡,當中的動詞可以用淋漓盡致來形容,把武俠整個武夫形象翊翊如生地表現出來。很多人看武松打虎時,都只注意他與老虎打得天翻地覆的過程,但我認為這故事中最精彩的卻是用來形容武松隨身「梢棒」所用的動詞。作者在文中單單對武松使用「梢棒」的動作就用了十二個動詞來表達:

武松縛了包裹,了梢棒要行......背上包裹,了桿棒......武松了梢棒,下席坐了......武松入到裡面坐下,把梢棒......前後共吃了十五碗,了梢棒......梢棒便走......武松了梢棒,大著步,自過景陽岡來......將梢棒在肋下......一隻手著梢棒......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把那梢棒在一邊......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那條哨棒在手裡......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起梢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 從半空將下來......在枯樹上,把那條梢棒做兩截,只得一半在手裡......武松將半截棒在一邊......武松放了手,來松樹邊那打折的棒橛,在手裡,只怕大蟲不死,把棒橛又了一回」

從上面可看到平平無奇的「梢棒」,作者也能用「」、「」、「」、「綽」、「提」、「綰」、「拿」、「輪起」、「劈」、「打」、「折」及「尋」等動詞來修飾,令人物在使用這枝捧時不會只有單調的重覆,產生多種不同的動作,令所描述的對象更加生動。《水滸傳》中多用相同詞性而不同意思的詞語來描繪事物,使文章不會枯燥乏味,內容亦會因而多元化,讀者看起來就會更有趣味。

  我們又從現兩套《水滸傳》電視劇看同一個場面中對武松打虎的描述:

                      1998年版水滸傳
                












  

                    2011年版新水滸傳 
 














 1998年版本的《水滸傳》相信是大家都耳熟能詳,而2011年的新版就是現今熱播的,兩套劇集都大致按照原著中的場面。從視覺感觀上,劇集都能做到生動刺激,仿如真實博鬥,但這些畫面只用「舉」、「打」等畫面帶過「梢棒」, 較小說中的描繪就相形簡單。從這裡可以知道,視覺畫面確是最簡單刺激人類眼球的媒介,但觀眾所能接收到的可能只是一些簡易、直接概念,對了解故事中所表現的內涵有所缺少。所以從小說中對「梢棒」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書面語言看似平板生硬,但只要懂得詞語的運用,書面媒體亦可以令人有豐富的動感,所以《水滸傳》能成為中國小說的經典是不無道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