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武」-真的是止戈為武?

之前說了這麼久有關電影入面中的「武」,其實閣下對「武」又有多少理解?
如果有人和您說,「武」就是止戈為武,化干戈為玉帛。我很明確地告訴您,這是大錯特錯。
(註1)
請不要看小「武」字。如果你想認識武,甚至對武術有興趣的人,卻不知道中國世界的「武」字是甚麼,實在是一知半解,井底之蛙。
請讓我追溯初源,仔細道來。


「武」這個字啊,早於甲骨文就出現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註2)

最初本義,指的是人一只腳配上一支戈。戈即是一種兵器,表示人手著兵器,持戈行進,有征伐之義。
「武」這個字的產生,實實在在就是用來用於戰爭、行軍,並非像今義普遍人所理解的。


止戈為武的解釋,只是漢代人為了方便治國及教化人民,才會為「武」字附上道德、禮教之義,用禮制去限制人的私欲和停止戰爭的意思。正如: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表示「武」字乃有止戈為武之意;
   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又載「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


隨著長遠的歷史演化,「武」字才開始遠離本義,引申出不同的意思,既形容擅「武」這種技藝的人,又可以解釋為人的威武、健壯等。


「武」解作止戈為武,一來是要適應時代的需求(治國),二來又要經歷多年來文字的改造(例如秦始皇統一文字而造成字型、寫法轉變)。雖然失去原義,但「武」之所以能夠由商代流傳至現代,全乃於它所發揚的文化和精神。


3 則留言:

  1. 武的概念隨時代而轉,亦隨地方而轉

    日本戰國時的大名織田信長提出天下布武的政治理論,近人研究認為是以武家力量一統天下的意思。

    武是一種軍事力量,同時是一個統治階級,這個階級的道德標準成為了武士道,比之中國,日本的武對文化的影響更重要

    回覆刪除
  2. 止戈為武最早出自三千年前的楚庄王
    當時歷史背景是前有商朝壓迫驅趕,後來換周朝大國看不起
    雄立於春秋諸侯割據,外有諸邦攘夷皆須平定
    楚庄王有感以周禮治國之遺缺,對當下環境之感悟,無武不成國只會被大國鄙視欺壓,被鄰近番邦日夜偷搶嗯,國內還有反對派勢力作亂。


    就像今天敘利亞政府無力鎮壓反對派勢力,伊拉克無力鎮壓IS,導致更多的死亡暴力產生。最後苦的是全民,亡的也是全民。
    才會有感武的重要性正在這點上

    楚莊王提出止戈於武是接七要點一起講的並被孔子紀錄下來,對比今日能清楚點出三千年前的楚朝就像今天的敘利亞政府,對外國際(商,周看不起)其實根本看不在眼這個國家,對內各種人士透過各種理由在興師做亂(反對派屠殺百姓),內閣又各存私心擅權專都中飽。唯有一位真正有絕對武力的人才能像楚莊王當初一樣鎮守住國內與鄰邦,並且在用道德改變大國周朝諸侯對楚朝的鄙視之心。

    回覆刪除
  3. 孔子最初鄙視楚國
    直到楚莊王以後才正式承認楚國的禮制
    並且親自前往楚莊王那變跟他討教治國之道
    孔子後來對他讚譽有加

    回覆刪除